1979年10月,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挂牌成立。光阴荏苒,四十个年头过去。为纪念系统科学研究所成立40周年,我们征集了一批与系统科学研究所发展历程有关的文章,编辑而成这本纪念文集。
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是上个世纪中叶以后萌发成长起来的新兴学科,以钱学森、关肇直、吴文俊、许国志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对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老一辈科学家们不仅在科学上开辟鸿蒙,提出了一系列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原创性思想,而且致力于组织建设,筹备和建立了系统科学研究所。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成立是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造就了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及相关学科的国家队,在学术前沿上攻城拔寨,创建和发展很多有广泛国际影响的理论和方法;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应用实践方面攻坚克难,解决了一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领域的重大难题;在学科引领方面成为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中心,牵引着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整体发展。
这本文集共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开疆拓土”,撷英掇华似地摘录了系统所部分重大科学成就。这里既有系统所成立之前系统所的创立者们的诸多成就,比如吴文俊先生对拓扑学和博弈论的贡献,关肇直先生对控制理论的贡献,许国志先生对运筹学的贡献,更有系统所成立以后大量的杰出工作,包括吴文俊先生等对数学机械化的贡献,陈翰馥、郭雷等对控制理论的贡献,陈锡康等对投入产出和经济预测的贡献等等。
第二部分“己立立人”,介绍系统科学所创建学会、期刊等学术平台,推动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及相关学科发展的贡献。系统科学研究所在自身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把带动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整体发展作为自己的光荣使命。挂靠在系统所之下,有全国一级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还有若干二级分会,包括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中国数学会计算机数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运筹学会博弈论分会。系统所创办了一系列刊物,《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科学与数学》、《控制理论与应用》等是国内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科的中文学术成果发表的主要平台。
第三部分“鸿儒巨擘”,介绍系统科学所工作过的大师级人物的生平事迹。在这部分,人们可以近距离地领略关肇直、吴文俊、许国志、丁夏畦、万哲先、刘源张、林群、陈翰馥、李邦河、成平、郭雷的风采,“呼吸英雄的气息”,从他们的学术人生感受杰出科学家追求真理、服务国家、造福人类的情怀。
第四部分“雪泥鸿爪”,集结了一些系统科学所学者在科研探索方面的趣闻轶事,既有学术先辈开创学科过程中的不易与奋斗,社会各界特别是中科院各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又有晚学后辈得到学术大师们指教和提携的关爱和温情。
考虑到科研人员最宝贵的是时间,最核心的事务是科研,保障科研人员全心全意做科研,是所里的头等大事。因此,本文集在征集资料的过程中主要是收集零散发表在不同平台的散佚文章,没有刻意去安排所内科研人员去撰写纪念性文字。这样文集所能反映的仅仅是系统所过去历史中的冰山一角,系统科学所很多其他的成就、埋头苦干的人物、以及系统科学所发展历程中可歌可泣的故事,都未能在本文集中得到体现。同时,由于文集中的文章当初是因不同的需要而写,选材的角度和叙事的风格各有不同,集结以后就显得零金碎玉,尽管每篇文章都非常精彩,但并没进行系统性整理。一定意义而言,这本文集更像一个万花筒,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系统所发展过程中的精彩。
文集在征集稿件的过程中,得到了所内外同仁的热烈响应。在此,我们向所有提供稿件的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四十岁对一个人来说,是步入中年而不惑的年纪,但是对于一个机构而言,却只是站稳脚跟,阔步向前的时期。系统科学所的老一辈科学家为中国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为系统科学所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朝气蓬勃的后起之秀。展望未来,系统科学所同仁一定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鲲鹏展翅九万里,在新的征途上做出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