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系统科学论坛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召开

发布时间:2020-11-17  |  来源:所办

  

11月13日,系统科学研究所在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南楼204报告厅举办了“第十二届系统科学论坛”,此次论坛采用现场会议与网络直播相结合的会议形式,陈翰馥院士、郭雷院士、高小山常务副院长等来自院内外的专家、学者和研究生2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活动。论坛由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闫振亚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系统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志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杨翠红研究员,统计科学研究室主任、所长助理李启寨研究员主持。

张纪峰所长宣布会议开始并致欢迎辞,他首先代表系统所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系统所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重要成果。他指出,系统科学是根植于中国的学科。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只是我国系统科学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国家从学术界到国家领导人对系统科学都特别重视。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运用系统思维分析问题、指导工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把坚持系统观念列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系统科学的内涵丰富,覆盖面广,正如郭雷院士曾在《系统学是什么》中指出的,系统科学包括系统方法论、系统演化论、系统认知论、系统调控论、系统实践论。本次论坛也秉承这一宗旨,特邀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郭柏灵院士、北京邮电大学张平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张林秀院士、北京大学陈松蹊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怪波与Benjamin-Ono方程》、《从信息熵到系统熵》、《从源头帮助农村人口走出贫困》、《度量大气污染预警的效果和本地污染排放》的报告。

郭柏灵院士的报告围绕怪波产生的物理实际背景和形成怪波的重要物理实验展开,强调怪波研究在深水海洋、非线性光学、大气科学、金融等领域中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价值,重点以应用于生物海洋工程、气象和环境工程等领域中的Benjamin-Ono可积方程为例,介绍怪波研究的数学方法及重大进展。

张平院士在报告中首先回顾了经典信息论中,信息熵的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然后针对6G移动通信业务,探讨了语义熵的定义、语义信息提取与表征技术的应用前景;最后针对工业互联网,引入系统熵概念,探索了复杂网络的有序性度量对工业网络设计的指导意义。

张林秀院士从贫困的多维特征以及代际传递性为减贫带来的巨大挑战视角,强调要用系统思维解决贫困问题,用系统科学方法来探索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要想从源头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如何系统解决农村婴幼儿早期发展问题尤为值得重视。报告介绍了基于建立因果链全链条系统分析的随机干预实验(RCT)方法,科学评估了不同干预措施的效果。

大气污染预警是降低极端污染程度的临时措施,但具有很高的经济和社会代价。陈松蹊教授的报告介绍了两个大气污染的实证研究,通过使用非参数经验似然方法构造“对照序列”来评价北京大气预警的效果,并且展示了实时监测数据的过滤算法,通过选取静稳时段构造“数据实验”,估计北方三个城市的本地排放及其演变。

会议期间学术氛围高涨,每个报告过后报告人与在场师生都进行了热烈地探讨互动,积极进行思想火花的碰撞和知识的交流。

系统科学论坛是由系统科学研究所组织的高层次的系列论坛,在每年系统所成立周年之际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介绍系统科学研究前沿、展望系统科学发展趋势、传播系统科学文化、促进系统科学发展。

相关推荐: